上一页|1|2|3|上一页
/3页

主题:房价下降要开发商索赔“契约”还是“弃约”

发表于2011-09-27

没买房的购房人希望降价,已买房的业主希望升值。如此“围城”般的心态在楼市中已成惯性。但当常态被打破时,希望便会化为暴怒,如此心态在楼市中也已成为惯性。

发表于2011-09-27

楼市就在这种惯性思维中形成了一套单方面的“契约精神”。楼盘在降价时给老业主“补差价”已经成了开发商息事宁人的常规手段,而当楼盘升值时,开发商是否该要求业主“补差价”呢?

发表于2011-09-27

许小年

著名经济学家

“维权?什么权?签了合同不认账的权利?您买的冰箱、电视要是降价了,也打上门去维权?炒的股票跌了呢?您是不是觉得这世界上的物价只能涨,不许跌?”

发表于2011-09-27

马光远

财经评论员

“这帮业主闹什么呢?谁说房价一直会涨?谁这么说的你们应该去和他血战,而不是在这里耍无赖,你们应该去找那些一直鼓噪房价不会降的人。开发商给你购房合同承诺不降价了吗?如果没有承诺,请你们不要丢人现眼了,还维权,你们维的是啥权呢?”

发表于2011-09-27

刘德忠

中信证券首席投资顾问

“一下跌6000元每平方米确实残忍,但商品房首先是商品,是商品就会涨会跌,怎么就急眼干架了?”

发表于2011-09-27

如何保证购房人利益应仔细探讨

陈志◎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

商品房买卖是一种市场交易,要遵守合同的约定,其投资带来的收益或损失都应该由自己承担。从近期降价引起老业主不满的楼盘位置来看,绝大多数都位于通州,这与通州此前房价上涨幅度过大有关。从今年初开始,通州楼市的成交量一直在低位徘徊。

发表于2011-09-27

2月份,通州有327套住宅签约,到了3月份只有190套签约,4月成交量继续下降,只有179套签约,月成交量接近“腰斩”。7月份,整个通州在售的56个项目成交量只有231套。成交量的下滑,也迫使开发商必须降价换量,也就造成了老业主频繁维权的局面。

发表于2011-09-27
在老业主要求赔偿过程中,一些项目出于维护品牌的考虑,同意向老业主进行补充或变相补偿,对于这种方式,可以探讨。
发表于2011-09-27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环境下,随着政策调控趋紧,房地产市场层面缺少制度上的设计,以便考虑到市场波动对于市民购房影响。
发表于2011-09-27
在经济下行、资产贬值时,购房人利益如何保证仍需要探讨,而当这个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的时候,就会抑制房地产的大起大落。
上一页|1|2|3|上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