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杜甫很忙"他 要做房产楼盘代言人

发表于2012-03-28
杜甫肯定没有想到,在1300年诞辰的时候,他会从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上的一张插图,“一秒钟”变身网络恶搞的男主角。而在网友自发“创作”过后,众多商家也盯上了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官方微博用韩愈的这首《调张籍》,来表达对于“杜甫很忙”系列网络涂鸦的不满。
发表于2012-03-28
发表于2012-03-28

“代言”常州楼盘

在被无数网友作为涂鸦模板后,这个形销骨立,帽带飘扬的经典形象,最终还是被商业策划人看中。昨天,常州某楼盘发布形象广告,杜甫变身房产代言人。

“警察很忙,哈士奇变成大灰狼。”在广告案中,杜甫以警察形象出现,调侃昨日刚刚被证实的“哈士奇被误认为白狼被抓事件”。作为幕后推手,策划人陈环承认,“这是突然的灵感,杜甫在网络走红产生的名人效应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没有像网上的一些恶搞图片去攻击杜甫,而是本着尊重古人,尊重中国文化的态度以调侃的文案进行叙述。通过这样的一个事件营销,增加一些项目的知名度。”陈环透露,这个月还会组织业主的孩子,请高校的老师做诗词朗诵,这是对杜甫和中国文化的尊重。

发表于2012-03-28

“代言”成都商场

并不是所有商业策划都会坚守底线。本周,成都万千百货同样借“杜甫很忙”的东风推出宣传海报。

广告中,杜甫“变性”成为女性,手握折扇把玩宠物鸟。成都万千百货的大胆尝试引来空前关注度,但商业化的杜甫同样成为一把双刃剑。网友“晴雪_改名失败”表示,“商用是侵犯原作者版权,在这个意义上都自重点好么。”也有网友提出疑问,作为官方在商业用途上的使用,开这样的玩笑是不是有点过了?网友“别样的小清新”在评论中直言:建议多了解一下历史,不要为了商业利益蒙蔽了自己的良心,诋毁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发表于2012-03-28

恶搞走红诗集遇冷

今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年,与网络火爆恶搞相比,杜甫的诗作并没有因此走俏。记者昨天走访新街口几家书店发现,杜甫诗作鲜有人问津。

在淘宝上,记者发现,多数网络书店的《杜甫全集》没有成交记录,仅仅两家店有一笔交易。一家店主告诉记者,杜甫很忙系列并没有给他来带生意,“一些古诗的书,其实一直很少有成交”。

对此,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宣传人员也感觉十分无奈,“希望网友通过杜甫多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非只是关注恶搞”。

发表于2012-03-28

我们很忙

文化作品的必然命运就是被读者解构,哪怕是杜甫配图也不例外。面对官方的不愉快、专家们的道德谴责,河南杜甫研究会副主席倒是很轻松,“杜甫很忙”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扩大杜甫在现在学生中的了解度,以及让成年人回味杜甫的生平文章,都有种剑走偏锋的积极作用。他说:历史上的杜甫就有种自我戏谑、调侃的精神。

发表于2012-03-28

如果不是网友恶搞“杜甫很忙”,我们并非能记起,今年是他诞辰1300周年。这样的一组恶搞涂鸦最早来自于人人网,来自于中学生在课本上的涂抹。这是一场集体性的怀旧。“杜甫很忙”,我们也很忙。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算计,偶然间刷条微博,发现人生经历的某一部分被折射在一张张“杜甫很忙”的图片里。于是每个人都沉迷其中,恶搞,但没有恶意。

发表于2012-03-28
已故的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不会对网友解构这幅杜甫配图维护原作版权了。“杜甫很忙”不关乎民族底线,而更像是在为正在流失的民族文化报个警。
发表于2012-03-28
哈哈哈
发表于2012-03-29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